栏目导航
卫生部公布食品非法添加滥用物质“黑名单”
发表时间: 2024-11-05 09:02:51 文章出处:成功案例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卫生部近日汇总公布了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以下简称“名单”)。
法晚记者统计发现,包括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等在内,牛奶、乳及乳制品、含乳饮料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多达6种,成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重灾区”。糕点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数量最多。
此外,4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中,有25种物质在检测的新方法一栏空白或者填“无”。
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昨日接受法晚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安全的食品不是靠检测出来的,而是产出的,过程监管就能检测出大部分非法添加和滥用。
最近,重庆警方查获从内蒙古辗转来渝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的“问题奶粉”2.6万多公斤。
不法商家以低于市场价近万元的价格“攻陷”零售商,“问题奶粉”险些被制成儿童喜爱的冰糕进入市场。
法晚记者统计发现,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牛奶、乳和乳制品中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最多,达6种。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首先是不法商家的“低价攻势”和巨大利益诱惑所致。近年来,国产和进口原料奶粉价格多次上涨,一些“问题奶粉”却以低廉价格“攻陷”中下游商家。
这次在渝被查获的“问题奶粉”名为“文氏蒙乳”,近年来曾因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等质量上的问题几次被通报,多个省份曾对其开展清查。然而企业却照样生产经营,“问题奶粉”仍然畅行各地。
陈君石在接受法晚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这可能与食品生产加工的工艺和监管有关。任何一个产品、食品类别都有质量方面的要求。
如果非要掺假,任何指标都可以有办法做到。比如对一些违法生产、经营的农户来说,往生鲜牛奶中掺三聚氰胺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要往干的食品中掺点东西,可能就不太容易。
陈君石表示,牛奶、糕点等都是比较大众、普遍的食品,消费的人多、消费量也大,就特别会造成关注。
法晚记者统计发现,“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中,糕点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长度明显大于其他食品。除糕点外,面点、月饼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数量也较多。
另外,在公布的4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中,有25种物质在检测的新方法一栏空白或者填“无”。22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中,也有12种在检测的新方法一栏空白或者填“无”。
陈君石在接受法晚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安全的食品不是靠检测出来的。非法添加和滥用的问题,不能光靠检测来把关。
陈君石说,一个检测验证的方法的建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要有一个过程。此外,靠检测把关还有成本的问题。比如,涉及牛奶、乳及乳制品等的非法添加物质多达6种,如果每一批乳制品都要检测6种禁止添加的物质,那这些成本肯定会转嫁到消费的人头上。
另一个问题是,检测需要时间,出了检测报告再供应市场,鲜奶可能就过期了。陈君石表示,这在实际中也不现实。
陈君石认为,“应该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对公司进行有效监管。”陈君石指出,过程监管就能检测出大部分非法添加和滥用,预防掺假、制假的食品进入市场。
陈君石认为,从威慑力的角度来看,公布“黑名单”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在“过程监管”的前提和基础上,公布“黑名单”是一个威慑作用,告诉生产企业不能添加或过量添加。
对目前已列入“名单”中的个别非法添加物,卫生部称将加强完善检测的新方法。此外,“名单”以外的其他非食用物质或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一经发现,也应及时报告卫生部。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让三聚氰胺浮出水面。当年12月12日,卫生部印发了首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首批名单中,包括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罂粟壳等1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首批“食品工艺流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一共列出了10种食品类别。
目前,卫生部已经公布了5批名单。卫生部表示,该名单仅为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提供线索,并不能涵盖行业内存在的所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据了解,我国食品添加是有“白名单”的。照此逻辑,“白名单”之外的物质,应该一律不能添加到食品当中。换个说法,“白名单”之外的东西,应该都在“黑名单”之列。
大千世界,不能食用的物质数量、种类可谓“汪洋大海”。如果按照“黑名单”的逻辑,这份名单该有多长?要是再给它们挨个检测一遍,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真要如此,估计没几个人能那么扛饿,能挺到检测完了那一刻。